孕婦心電圖檢查主要用于評估妊娠期心臟電生理活動,篩查潛在心血管風險。檢查內容涵蓋心率監測、心律分析、心肌供血評估及傳導系統功能檢測。
1、心率監測: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可能導致心率增快,正常范圍通常為60-100次/分。持續心動過速需排除貧血或甲狀腺功能異常,偶發竇性心律不齊多為生理性改變。建議每日記錄靜息心率,避免咖啡因攝入。
2、心律分析:可識別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孕婦激素變化易致心肌興奮性增高,偶發早搏無需干預。頻發多源早搏伴心悸癥狀時,需完善動態心電圖和心肌酶檢查。
3、ST-T段評估:通過ST段壓低或T波倒置判斷心肌缺血。妊娠中晚期心臟負荷加重可能引發非特異性改變,需結合臨床癥狀鑒別。典型心絞痛樣胸痛應立即排查冠狀動脈痙攣。
4、傳導功能檢測:PR間期延長提示房室傳導延遲,QRS波增寬需警惕心室肥大。妊娠相關血流動力學改變通常為一過性,產后6周應復查心電圖確認恢復情況。
5、QT間期測量:校正QT間期>440ms增加尖端扭轉型室速風險。電解質紊亂或遺傳性長QT綜合征孕婦需避免使用延長QT間期的藥物,如部分抗生素和抗組胺藥。
孕婦心電圖異常應結合超聲心動圖進一步評估。建議妊娠20周后每月監測血壓,保持每日30分鐘低強度有氧運動,增加深海魚類和堅果攝入以補充ω-3脂肪酸。睡眠時采取左側臥位減輕心臟壓迫,出現持續性胸痛、呼吸困難或暈厥需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