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解毒燒傷軟膏需注意過敏測試、創面清潔、用藥禁忌、藥物相互作用及儲存條件等關鍵事項。
1、過敏測試:
首次使用前需在手腕或耳后涂抹少量軟膏,觀察24小時是否出現紅腫、瘙癢等過敏反應。過敏體質者或對中藥成分敏感的人群更應謹慎,一旦發生過敏應立即停用并清洗患處。部分軟膏含大黃、冰片等易致敏成分,需仔細閱讀說明書。
2、創面清潔:
用藥前需用生理鹽水或清水輕柔沖洗創面,清除膿液和壞死組織。禁止使用碘伏、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劑,避免與軟膏成分發生反應。深度燒傷或感染創面需先由醫生清創處理,不可自行用藥。
3、用藥禁忌:
三度燒傷、化學燒傷或伴有全身癥狀者禁用此類軟膏。眼部、口腔等黏膜部位禁止涂抹,兒童需在成人監護下使用。妊娠期婦女應咨詢部分活血化瘀成分可能影響胎兒。
4、藥物相互作用:
避免與紅藥水、紫藥水等外用藥同時使用,可能產生毒性化合物。正在服用抗凝藥物如華法林者需警惕軟膏中活血成分可能增強藥效,增加出血風險。
5、儲存條件:
軟膏應密封避光保存于25℃以下陰涼處,防止成分氧化失效。已開封產品建議1個月內用完,膏體出現分層、變色或異味時應丟棄。夏季高溫時可冷藏保存,但使用前需恢復至室溫。
日常護理中需保持創面干燥透氣,避免壓迫或摩擦。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促進組織修復,如獼猴桃、西蘭花等。恢復期可進行輕柔的關節活動度訓練,防止瘢痕攣縮。若用藥3天后紅腫加劇或出現發熱等全身癥狀,需立即就醫排查感染。定期復查評估創面愈合情況,深度燒傷患者可能需配合植皮手術或激光治療改善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