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伴隨臉腫通常由牙周膿腫、根尖周炎、智齒冠周炎、頜骨感染或蜂窩織炎引起,需根據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
1、牙周膿腫:
牙周組織化膿性感染可導致牙齦紅腫、劇烈跳痛,炎癥擴散至面部軟組織時引發腫脹。常見于牙結石刺激或糖尿病患者,可能伴隨發熱和淋巴結腫大。需通過牙周刮治引流膿液,配合頭孢類抗生素控制感染。
2、根尖周炎:
齲齒未及時治療引發牙髓壞死,細菌通過根尖孔擴散至頜骨,形成根尖肉芽腫或囊腫。特征性表現為咬合痛和面部局限性腫脹,X線可見根尖陰影。需進行根管治療清除感染源,嚴重者需行根尖切除術。
3、智齒冠周炎:
阻生智齒周圍軟組織感染常見于18-25歲人群,表現為下頜角區腫脹、張口受限,可能伴發間隙感染。需局部沖洗上藥,炎癥控制后拔除阻生齒。急性期可服用甲硝唑聯合阿莫西林。
4、頜骨感染:
細菌通過齲齒或外傷侵入頜骨骨髓腔,引發劇烈疼痛和面部彌漫性腫脹,可能形成死骨。多伴有全身高熱和白細胞升高,CT檢查可明確骨質破壞范圍。需靜脈注射抗生素,必要時行切開引流或病灶清除術。
5、蜂窩織炎:
面部疏松結締組織急性化膿感染,皮膚發紅發熱且邊界不清,可能快速擴散至頸部。常見致病菌為溶血性鏈球菌,需住院進行廣譜抗生素治療。嚴重者可發展為敗血癥,需警惕呼吸困難等并發癥。
出現牙疼臉腫應避免熱敷和擠壓腫脹部位,暫時選擇溫涼流質飲食如米湯、果蔬汁,用生理鹽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建議48小時內就診口腔外科,若伴隨高熱、呼吸困難或視力變化需立即急診處理。日常需每半年潔牙一次,及時治療齲齒和牙周疾病,糖尿病患者更需嚴格控制血糖。腫脹初期可冷敷15分鐘/次緩解癥狀,但不可替代專業醫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