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腳水腫可能由靜脈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腎臟疾病、營養(yǎng)不良或藥物副作用引起,可通過利尿劑治療、彈力襪加壓、限鹽飲食、調整用藥及原發(fā)病管理等方式改善。
1、靜脈功能不全:
下肢靜脈瓣膜功能減退導致血液回流受阻,是老年人腳水腫的常見原因。長期站立或久坐會加重癥狀,表現為晨輕暮重的對稱性水腫??赏ㄟ^穿戴醫(yī)用彈力襪促進靜脈回流,抬高下肢15-20厘米改善循環(huán)。伴隨靜脈曲張時可能出現皮膚色素沉著。
2、心力衰竭:
右心衰竭時體循環(huán)淤血會引起雙下肢凹陷性水腫,常伴有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需通過強心苷類藥物增強心肌收縮力,配合呋塞米等利尿劑減輕水鈉潴留。監(jiān)測每日尿量和體重變化是關鍵,體重短期內增加2公斤以上提示病情進展。
3、腎臟疾?。?/h3>
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水鈉排泄障礙,常見于糖尿病腎病或高血壓腎損害。特征為晨起眼瞼水腫逐漸向下蔓延,尿常規(guī)可見蛋白尿??刂蒲獕盒枋褂肁CEI類降壓藥,嚴重時需進行血液透析治療。限制每日飲水量不超過1500毫升。
4、營養(yǎng)不良:
低蛋白血癥使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多見于長期素食或消化吸收障礙的老年人。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時會出現全身性水腫,補充乳清蛋白粉及維生素B族可改善。需排查是否存在惡性腫瘤消耗性疾病。
5、藥物因素:
鈣通道阻滯劑類降壓藥、激素類藥物可能引起藥物性水腫。表現為用藥后出現的踝部水腫,停藥后逐漸消退。可與醫(yī)生協商更換為ARB類降壓藥,必要時聯合小劑量氫氯噻嗪利尿。注意區(qū)分是否合并其他病理性水腫。
建議每日記錄水腫程度和體重變化,限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5克,適當進行踝泵運動促進淋巴回流。選擇高蛋白食物如魚肉、豆制品,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若水腫持續(xù)加重或出現呼吸困難、尿量明顯減少等癥狀,需立即就醫(yī)排查肺栓塞、腎功能衰竭等急癥。定期復查肝腎功能、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慢性水腫患者建議每3個月評估一次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