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輕中度急性盆腔炎患者可以不住院治療,治療方案選擇主要取決于感染嚴重程度、并發癥風險及患者基礎健康狀況。常見處理方式包括門診抗生素治療、疼痛管理、密切隨訪,需警惕高熱不退、盆腔膿腫形成等住院指征。
1、門診抗生素:
輕中度感染首選口服抗生素聯合方案,如頭孢曲松聯合多西環素,或氧氟沙星聯合甲硝唑。治療需覆蓋淋球菌、衣原體等常見病原體,完整療程通常14天。用藥期間需監測體溫、腹痛變化,若72小時無改善需調整方案。
2、疼痛控制: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可緩解盆腔炎癥導致的疼痛和發熱。疼痛持續加重可能提示輸卵管卵巢膿腫等并發癥,需及時影像學評估。避免使用阿片類鎮痛藥掩蓋病情進展。
3、隨訪監測:
治療開始后48-72小時需復診評估療效,復查血常規、C反應蛋白等炎癥指標。臨床癥狀緩解后,仍需完成整個抗生素療程以防止復發。建議治療后3個月復查陰道微生態。
4、性伴侶治療:
性傳播病原體感染者需確保性伴侶同步治療,避免反復交叉感染。治療期間禁止無保護性行為,直至雙方均完成療程且癥狀完全消失。
5、住院指征:
妊娠期患者、免疫缺陷者、無法口服藥物、疑似盆腔膿腫或敗血癥時需住院靜脈用藥。體溫持續>38.5℃、腹膜刺激征、白細胞>15×10?/L等提示需住院治療。
急性盆腔炎居家治療期間建議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盆腔充血。飲食需高蛋白、高維生素補充營養消耗,每日飲水2000ml以上促進代謝。嚴格遵醫囑用藥,禁止自行停藥或更換抗生素。治療結束后3個月內每月婦科檢查,評估輸卵管是否通暢。注意會陰清潔,使用純棉內褲并每日更換,經期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出現陰道異常出血、劇烈腹痛或意識改變需立即急診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