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括約肌松弛主要表現為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排尿困難、反復尿路感染及會陰部不適等癥狀。
1、壓力性尿失禁:
咳嗽、打噴嚏或運動時出現不自主漏尿是典型表現。由于尿道括約肌無法有效閉合,腹壓增高時尿液外溢。輕者僅偶爾發生,重者日常活動如行走、彎腰即可引發。盆底肌訓練和生活方式調整可改善癥狀,嚴重者需考慮手術治療。
2、急迫性尿失禁:
突發的強烈尿意伴隨無法控制的漏尿,與膀胱過度活動及括約肌控尿能力下降有關。可能伴隨尿頻每日排尿超過8次、夜尿增多。行為訓練如定時排尿、膀胱訓練聯合抗膽堿能藥物可緩解癥狀。
3、排尿困難:
表現為排尿躊躇、尿流變細或需用力排尿。因尿道支撐結構松弛導致排尿時尿道開放不全,殘余尿量增加。超聲檢查可評估殘余尿量,間斷導尿或α受體阻滯劑可能有助于改善排尿功能。
4、反復尿路感染:
括約肌松弛易致細菌上行感染,表現為尿頻、尿痛、下腹墜脹,每年發作超過3次需警惕。尿常規和尿培養可明確病原體,預防措施包括增加飲水量、排尿后清潔及必要時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5、會陰部不適:
長期漏尿可致會陰皮膚潮濕、瘙癢甚至濕疹,部分患者有下墜感或陰道膨出。保持局部干燥、使用皮膚保護劑及盆底康復治療可減輕不適,合并盆腔器官脫垂者需評估手術指征。
建議每日進行凱格爾運動強化盆底肌,每組收縮10秒后放松,重復20-30次;避免提重物及長期便秘以減少腹壓;選擇高纖維飲食預防便秘,控制咖啡因攝入以減少膀胱刺激;穿著透氣棉質內褲并及時更換護墊,預防皮膚刺激。若癥狀影響生活質量或出現血尿、發熱等警示癥狀,應及時至泌尿外科或婦科就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