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溝疝的典型表現包括腹股溝區腫塊、墜脹感、疼痛等,主要與腹壁薄弱、腹壓增高等因素有關。
1、腹股溝腫塊:
站立或咳嗽時腹股溝區出現可復性包塊是主要特征。腫塊質地柔軟,平臥或用手推壓時可回納腹腔,多見于腹股溝斜疝。嬰幼兒哭鬧時腫塊突出更為明顯,成人長期站立或負重后易復發。
2、局部墜脹感:
疝囊內容物下墜牽拉可引起持續性的鈍痛或墜脹不適,久站、行走后加重。部分患者會陰部有放射痛,肥胖者癥狀可能更顯著。癥狀程度與疝囊大小、內容物類型相關。
3、突發劇痛:
若出現腫塊突然增大、變硬且無法回納,伴劇烈疼痛和壓痛,提示可能發生嵌頓疝。這是急癥表現,常伴隨惡心嘔吐、腸梗阻癥狀,需立即就醫處理以防腸管壞死。
4、消化系統癥狀:
疝內容物為腸管時可能出現腹脹、便秘等不全腸梗阻表現。巨大疝可能影響消化功能,導致食欲減退、營養不良,尤其多見于老年長期未治療的患者。
5、伴隨體征:
查體可見腹股溝區皮下環擴大,咳嗽沖擊感陽性。直疝表現為恥骨結節外上方半球形包塊,斜疝則沿精索走行方向突出。女性患者可能出現圓韌帶牽拉痛。
建議避免提重物、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壓的行為,適度加強腹肌鍛煉有助于預防疝氣加重。出現不可復性腫塊或持續疼痛時應及時就診,手術治療是根治腹股溝疝的有效方式。術后三個月內需避免劇烈運動,保持大便通暢,肥胖患者需控制體重以減少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