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老年人糖尿病主要由稟賦不足、飲食失節、情志失調、勞倦內傷、外感邪氣等因素引起。
1、稟賦不足:
先天體質虛弱或家族遺傳傾向是重要誘因。中醫理論中"腎為先天之本",腎精虧虛會導致五臟功能失調,影響水谷精微的運化。這類患者常見腰膝酸軟、耳鳴健忘等腎虛癥狀,需注重培補先天,可通過八味腎氣丸等方劑調理。
2、飲食失節:
長期過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運化功能。中醫認為"脾主運化",嗜食甜膩食物易生痰濕,阻滯中焦氣機,表現為脘腹脹滿、舌苔厚膩。調理需遵循"五谷為養"原則,推薦山藥、薏苡仁等健脾食材,配合運動助運化。
3、情志失調:
長期憂郁惱怒會導致肝氣郁結。肝主疏泄功能失常會影響脾胃升降,形成"肝郁脾虛"證候,常見脅肋脹痛、情緒波動大。可采用柴胡疏肝散配合情志調節,保持心態平和有助于氣機通暢。
4、勞倦內傷:
過度勞累耗傷氣血陰陽。老年人久病體虛或操勞過度會損傷脾腎陽氣,出現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癥狀。需避免過度勞累,適當練習八段錦等養生功法,必要時用金匱腎氣丸溫補脾腎。
5、外感邪氣:
六淫外邪侵襲可誘發或加重消渴。燥熱之邪易耗傷陰液,風寒濕邪會阻礙氣血運行,這類患者多見口渴多飲、肢體麻木。治療需辨證選用玉女煎、桂枝茯苓丸等方劑祛邪扶正。
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應注意飲食有節,選擇蕎麥、燕麥等低升糖指數主食,搭配黃芪、枸杞等藥食同源食材。適度進行太極拳、散步等和緩運動,避免大汗傷陰。保持規律作息與平和心態,定期監測血糖變化。出現明顯"三多一少"癥狀或血糖持續升高時,應及時就醫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可自行濫用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