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骨腓骨移植手術可能引發供區功能障礙、移植骨吸收、感染風險、咬合關系異常及術后疼痛等并發癥。手術風險主要包括供區踝關節穩定性下降、移植骨壞死、創口感染、咬合紊亂及慢性疼痛。
1、供區功能障礙:
腓骨切除后可能影響踝關節穩定性,約15%-20%患者會出現行走耐力下降或踝部疼痛。供區肌肉代償性增生可導致小腿外形不對稱,嚴重者需佩戴護踝裝置輔助運動。術后3個月內應避免劇烈跑跳運動。
2、移植骨吸收:
移植骨與下頜骨融合過程中可能出現部分吸收現象,發生率約10%-15%。吸煙、糖尿病等會影響骨愈合,導致移植骨體積縮小。嚴重吸收可能需二次手術補充植骨材料,術前骨密度篩查可降低風險。
3、感染風險:
口腔-頜面聯合手術創面感染率約為5%-8%,表現為移植區紅腫滲液。糖尿病患者感染風險增加3倍,術前需控制血糖至8mmol/L以下。術后需使用抗生素4-6周,并保持口腔清潔。
4、咬合異常:
30%患者術后出現暫時性咬合不正,與移植骨定位偏差或肌肉牽拉有關。嚴重者需正畸治療6-12個月,極少數需手術調整。術前數字化模擬可降低發生率。
5、慢性疼痛:
約20%患者報告供區或頜面部持續性隱痛,可能與神經損傷或瘢痕粘連有關。疼痛多持續3-6個月,神經生長因子注射可改善癥狀。術后1年疼痛持續需排除骨不連可能。
術后應保持高蛋白飲食每日1.2-1.5g/kg體重促進骨愈合,補充維生素D 800IU/日及鈣劑1000mg/日。供區小腿需進行漸進性負重訓練,術后6周起每日踝泵練習200次。口腔護理需使用抗菌漱口水至術后3個月,避免種植體周圍炎。定期進行頜面CT復查術后1/3/6/12個月,監測骨融合情況。出現發熱、移植區劇烈疼痛或異常滲出時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