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齲齒不治療可能由細菌感染、牙釉質損傷、牙本質暴露、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補牙、根管治療、嵌體修復、牙冠修復、拔牙等方式治療。
1、細菌繁殖:
齲洞為細菌提供繁殖環境,鏈球菌和乳酸桿菌分解食物殘渣產酸,持續腐蝕牙體組織。未及時清除的菌斑會向深層擴散,導致齲損范圍擴大。建議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線清理鄰面。
2、牙髓感染:
齲壞穿透牙本質后可能引發牙髓炎,與冷熱刺激痛、自發痛等癥狀相關。細菌通過牙本質小管侵入髓腔,造成血管神經壞死。急性發作時需根管治療清除感染組織,常用藥物包括甲醛甲酚、氫氧化鈣糊劑。
3、根尖病變:
感染擴散至根尖區會導致根尖肉芽腫或囊腫,與咬合痛、牙齦膿包等癥狀相關。X線片顯示根尖陰影需進行根管再治療,嚴重者需行根尖切除術或意向再植術。
4、鄰牙波及:
齲壞牙與鄰牙接觸面形成菌斑滯留區,可能誘發鄰面齲。未治療的深齲可能使相鄰磨牙齲壞風險提升3倍。修復時可選擇復合樹脂或玻璃離子充填,鄰接關系不佳者建議制作嵌體。
5、頜骨破壞:
長期慢性炎癥可能引起頜骨吸收,與面部腫脹、張口受限等癥狀相關。根尖周炎擴散可導致骨髓炎,需配合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骨缺損嚴重時需植骨手術。
深齲患者應限制每日精制糖攝入低于25克,餐后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鄰面齲,運動時佩戴防護牙托避免牙齒劈裂。出現夜間痛或牙齦瘺管需立即就診,延誤治療可能導致牙齒喪失咀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