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傷,其腎毒性風險與用藥劑量、療程、基礎疾病等因素相關。該藥物可通過調整劑量、監測腎功能、聯合護腎治療、更換替代藥物、暫停用藥等方式降低風險。腎損傷通常由藥物蓄積、腎小管損傷、電解質紊亂、間質性腎炎、腎功能減退等原因引起。
1、劑量因素:長期大劑量使用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會增加藥物在近端腎小管的蓄積,抑制線粒體DNA聚合酶γ活性,導致腎小管細胞能量代謝障礙。建議定期檢測血肌酐和估算腎小球濾過率,高危人群可考慮減量至245mg/日。
2、監測干預:用藥期間需每3-6個月監測尿β2微球蛋白、血磷、尿糖等腎小管功能指標。出現低磷血癥或范可尼綜合征時,可聯合使用阿德福韋酯或丙酚替諾福韋等腎毒性較低的替代藥物。
3、基礎疾病:合并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病者更易發生藥物性腎損傷。這類患者建議優先選擇恩替卡韋或TAF丙酚替諾福韋,必要時可進行腎動脈造影排除血管性病變。
4、藥物相互作用: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聯用會加重腎毒性。臨床常見表現為夜尿增多、骨痛、肌無力等腎小管功能障礙癥狀,需及時補充磷酸鹽合劑和活性維生素D。
5、病理改變:少數患者可能出現急性腎小管壞死或間質性腎炎,腎活檢可見近端腎小管上皮細胞空泡變性。嚴重者需血液透析治療,并永久停用該藥物。
預防藥物性腎損傷需保持每日飲水量2000ml以上,限制高嘌呤飲食,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的橫紋肌溶解。建議采用低鹽優質蛋白飲食,適量補充含鉀豐富的香蕉、橙子等水果。出現持續腰痛或泡沫尿應及時就診腎內科,通過24小時尿蛋白定量和腎臟超聲進一步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