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血可通過當歸、黃芪、阿膠、黨參、熟地黃等藥物調理。氣血不足可能與營養不良、過度勞累、慢性失血、脾胃虛弱、久病體虛等因素有關。
1、當歸:當歸具有補血活血的功效,適用于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等癥狀。常與熟地黃、白芍配伍使用,可改善面色蒼白、頭暈心悸等表現。脾胃虛弱者需搭配健脾藥物同服。
2、黃芪:黃芪補氣升陽效果顯著,能改善氣短乏力、自汗盜汗等癥狀。常與白術、防風組成玉屏風散,增強機體免疫力。陰虛火旺者需配伍滋陰降火藥。
3、阿膠:阿膠為血肉有情之品,擅長滋陰補血止血。對貧血、崩漏、咳血有獨特療效。使用時需烊化兌服,脾胃虛弱者應配合陳皮、砂仁等健脾藥物。
4、黨參:黨參補中益氣作用平和,適合長期調理脾肺氣虛。可改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癥狀。常與白術、茯苓配伍增強健脾功效,外感發熱時不宜使用。
5、熟地黃:熟地黃滋腎填精效果顯著,適用于肝腎陰虛導致的氣血不足。常與山茱萸、山藥組成六味地黃丸,改善腰膝酸軟、耳鳴目眩等癥狀。濕盛中滿者慎用。
補氣血期間需配合適量有氧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飲食可多攝入紅棗、枸杞、豬肝、黑芝麻等食材。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長期氣血虧虛者建議在中醫師指導下進行三個月以上的系統調理,定期復查血常規觀察血紅蛋白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