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陰虛可通過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女貞子、龜甲膠等中藥調理。腎陰虛多由久病耗傷、房勞過度、年老體衰、熱病傷陰、情志失調等因素引起。
1、熟地黃:熟地黃味甘性微溫,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腎陰虛患者常見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等癥狀,熟地黃常與山藥、山茱萸配伍使用。日常可用熟地黃燉烏雞或煮粥食用。
2、山茱萸:山茱萸酸澀微溫,歸肝、腎經,能補益肝腎、收斂固澀。腎陰虛伴遺精滑泄、夜尿頻多者適用,常與熟地黃、牡丹皮同用。可取山茱萸10克泡水代茶飲,或與粳米煮粥。
3、枸杞子:枸杞子甘平,歸肝、腎、肺經,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之效。適用于腎陰虛引起的視力模糊、口干舌燥,可搭配菊花、決明子沖泡飲用。建議每日嚼服15-20粒,或加入湯羹烹調。
4、女貞子:女貞子甘苦涼,入肝、腎經,擅長補肝腎陰、烏須明目。腎陰虛火旺導致須發早白、骨蒸潮熱時,多配伍旱蓮草制成二至丸。可取女貞子12克與黑豆同煮,或研末沖服。
5、龜甲膠:龜甲膠咸甘平,歸肝、腎、心經,能滋陰潛陽、益腎健骨。更年期腎陰虛見五心煩熱、失眠健忘者適宜,常與鹿角膠配伍。烊化后兌入黃酒服用,或與阿膠共同入藥膳。
腎陰虛者日常宜食用黑芝麻、桑葚、黑木耳等滋補腎陰食物,避免辛辣燥熱之品。適度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柔緩運動,保證充足睡眠。癥狀持續或加重需及時就醫,排除甲狀腺功能亢進、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