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可通過甲磺酸倍他司汀、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藥物緩解。頭暈可能與內耳循環障礙、頸椎病、貧血、高血壓、前庭神經元炎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視物旋轉、平衡失調、惡心嘔吐等癥狀。
1、改善微循環:甲磺酸倍他司汀可增加內耳血流量,適用于梅尼埃病或耳源性眩暈。用藥期間需監測血壓變化,避免與抗組胺藥物聯用。
2、鈣通道阻滯劑:氟桂利嗪通過抑制血管痙攣緩解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對偏頭痛伴隨頭暈效果顯著。長期使用需警惕錐體外系反應。
3、調節腦血管:尼莫地平選擇性擴張腦部血管,適用于腦動脈硬化所致頭暈。服藥期間需預防體位性低血壓,避免與β受體阻滯劑合用。
4、前庭抑制劑:眩暈停地芬尼多能阻斷前庭神經沖動,快速緩解急性眩暈發作。青光眼患者禁用,可能引起口干、嗜睡等副作用。
5、營養神經藥物:維生素B12聯合甲鈷胺可修復神經髓鞘,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引發的頭暈。需配合血糖監測,療程通常不少于4周。
日常建議增加核桃、三文魚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每周進行3次八段錦或太極拳等平衡訓練。睡眠時保持頭部抬高15-20度,突然起身時遵循"三個30秒"原則醒后躺30秒、坐起30秒、雙腿下垂30秒。當頭暈伴隨持續頭痛、言語不清或肢體麻木時,需立即排查腦血管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