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痛可能由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統結石、婦科炎癥等因素引起,需通過尿常規、泌尿系統超聲、婦科檢查等方式明確診斷。
1、尿常規檢查:尿痛伴隨尿頻尿急時,需優先排查感染。尿常規能檢測白細胞、紅細胞、亞硝酸鹽等指標,若白細胞計數升高提示細菌性尿路感染,需結合尿培養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或磷霉素。
2、泌尿系統超聲:適用于反復尿痛或血尿患者。超聲可發現膀胱壁增厚、尿路結石或占位性病變,直徑>5mm的膀胱結石可能刺激黏膜引發疼痛,需體外沖擊波碎石或輸尿管鏡取石。
3、婦科檢查:絕經后女性尿痛需排查萎縮性尿道炎。婦科檢查可觀察尿道口紅腫、陰道分泌物性狀,合并外陰瘙癢時需檢測白帶常規,霉菌性陰道炎可能繼發尿道刺激癥狀。
4、尿動力學檢查:慢性尿痛伴排尿困難需評估膀胱功能。通過測定尿流率、膀胱壓等參數,可鑒別間質性膀胱炎或膀胱過度活動癥,此類疾病需進行膀胱訓練或使用M受體阻滯劑。
5、CT尿路成像:疑似泌尿系統腫瘤時需進一步檢查。CT能清晰顯示腎盂、輸尿管占位性病變,尿路上皮癌典型表現為無痛性血尿,但早期可能僅表現為排尿灼熱感。
日常需保持每日飲水量>1500ml,避免憋尿及盆浴。建議選擇寬松棉質內褲,性交后及時排尿可減少細菌逆行感染風險。蔓越莓汁所含原花青素能抑制大腸桿菌黏附膀胱壁,每周3次凱格爾運動可增強盆底肌控制力。若尿痛持續超過72小時或出現發熱、腰痛,需急診排除急性腎盂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