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間神經痛可通過非甾體抗炎藥、抗癲癇藥、局部麻醉藥、神經營養藥、抗抑郁藥等方式治療。肋間神經痛通常由胸椎退行性變、病毒感染、外傷、帶狀皰疹后遺癥、糖尿病神經病變等原因引起。
1、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藥物可緩解炎癥反應導致的神經壓迫性疼痛。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局部水腫,適用于輕度至中度疼痛發作期,需注意胃腸道不良反應。
2、抗癲癇藥:加巴噴丁、普瑞巴林、卡馬西平能調節鈣離子通道,抑制異常神經放電。對于燒灼樣或電擊樣疼痛效果顯著,尤其適合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用藥期間需監測肝腎功能。
3、局部麻醉藥:利多卡因貼劑、普魯卡因注射液可直接阻斷痛覺傳導。局部封閉治療適用于明確壓痛點的病例,能快速緩解急性發作,但需專業醫生操作避免氣胸風險。
4、神經營養藥:甲鈷胺、維生素B1、腺苷鈷胺可促進神經髓鞘修復。作為輔助治療手段,需連續使用4-8周改善神經代謝,配合物理治療能提升療效。
5、抗抑郁藥:阿米替林、度洛西汀通過增加中樞神經遞質濃度調節痛閾。針對慢性頑固性疼痛效果較好,宜從低劑量開始逐步調整,注意嗜睡和口干等副作用。
日常可進行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游泳、瑜伽改善胸椎活動度,飲食增加深海魚、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急性期建議使用肋間神經阻滯聯合脈沖射頻治療,慢性患者需進行認知行為療法調節疼痛感知。睡眠時選擇側臥姿勢減輕胸部壓力,避免提重物及突然轉體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