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病可通過結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畏光流淚等癥狀判斷,通常由細菌感染、病毒感染、過敏反應、用眼過度、環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結膜充血:紅眼病典型表現為球結膜或瞼結膜血管擴張,呈鮮紅色或暗紅色彌漫性充血。需與熬夜或揉眼導致的短暫充血區分,后者休息后可緩解。細菌性結膜炎可選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病毒性需用更昔洛韋凝膠。
2、分泌物性狀:細菌感染常伴黃色膿性分泌物,晨起時眼瞼粘連;病毒感染多為水樣分泌物;過敏性結膜炎分泌物呈拉絲狀黏液。采集分泌物做微生物培養可明確病原體。
3、伴隨癥狀:病毒性結膜炎常伴耳前淋巴結腫大,過敏性患者多伴眼瞼水腫和打噴嚏。角膜受累時出現視力模糊需警惕角膜炎,需用熒光素染色檢查。
4、誘因排查:近期游泳史提示細菌感染,感冒后發病多屬病毒性,春秋季發作伴鼻癢考慮過敏。長期佩戴隱形眼鏡者需排除角膜接觸鏡相關并發癥。
5、病程觀察:細菌感染3-5天達癥狀高峰,病毒性約7-10天自愈,過敏癥狀脫離致敏原后緩解。癥狀持續超2周或加重需排除葡萄膜炎等深層炎癥。
患者應避免共用毛巾,冷敷緩解充血,過敏性患者可口服氯雷他定。建議每日用人工淚液沖洗結膜囊,佩戴太陽鏡減少光刺激。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黏膜。保持每日7小時睡眠,室內濕度維持在40%-60%,空調房內使用加濕器。出現視力下降、劇烈眼痛或角膜混濁需立即眼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