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保肝藥物、降脂藥物、抗氧化劑、胰島素增敏劑等方式治療。脂肪肝通常由肥胖、酒精攝入、代謝異常、胰島素抵抗、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調整:控制體重是改善脂肪肝的基礎措施,建議通過低脂飲食和規律運動減輕體重。減少精制糖和飽和脂肪攝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纖維比例。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
2、保肝藥物:水飛薊素可穩定肝細胞膜并促進肝細胞修復,雙環醇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甘草酸制劑能減輕肝臟炎癥反應。這些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3-6個月,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肝功能指標。
3、降脂藥物:非諾貝特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阿托伐他汀能調節膽固醇代謝。適用于合并高脂血癥的脂肪肝患者,使用期間需監測肌酸激酶和肝功能。血脂達標后仍需堅持用藥維持療效。
4、抗氧化劑:維生素E通過清除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損傷,適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硫普羅寧能改善肝臟微循環,需注意可能出現的胃腸道不良反應。建議聯合生活方式干預共同使用。
5、胰島素增敏劑:二甲雙胍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吡格列酮能調節脂肪細胞分化。適用于合并胰島素抵抗或糖尿病的患者,需注意監測血糖和肝功能變化。
脂肪肝患者應建立長期健康管理計劃,每日保證500克新鮮蔬果攝入,選擇三文魚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運動方面可采用有氧與抗阻訓練結合的方式,如每周3次快走配合2次器械訓練。戒酒并保持規律作息,每3-6個月復查超聲和肝功能,出現轉氨酶持續升高或纖維化跡象時需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