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攜帶者具有傳染性,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傳染風險與病毒活躍程度、個人衛生習慣、密切接觸程度等因素相關。
1、病毒活躍期:甲肝病毒在潛伏期末期和急性期傳染性最強,糞便中病毒載量高。此階段需嚴格隔離,避免共用餐具、毛巾等個人物品。
2、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未徹底洗手可能污染食物或環境。建議使用肥皂流水洗手20秒以上,感染者衣物需單獨清洗并消毒。
3、飲食傳播: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源或未煮熟的海產品是主要傳播途徑。貝類、生蠔等濾食性生物易富集病毒,應徹底加熱至90℃以上。
4、密切接觸:家庭成員或性伴侶存在體液接觸風險。唾液、精液等分泌物可能含病毒,建議避免親密接觸直至肝功能恢復正常。
5、特殊人群:孕婦、免疫缺陷者等易感人群需加強防護。醫務人員建議接種甲肝疫苗,接觸患者后應監測肝功能指標。
預防甲肝傳播需注重飲食衛生與生活習慣調整。避免生食海鮮貝類,水果蔬菜需充分清洗;餐具煮沸消毒,家庭環境定期用含氯消毒劑處理;康復期患者應單獨使用馬桶并消毒。適度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推薦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出現乏力、黃疸等癥狀應及時就醫檢測肝功能,密切接觸者可在暴露后兩周內接種免疫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