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局部護理、伴侶同治、并發癥預防、定期復查等方式干預。該病主要由淋球菌感染引起,通常表現為尿道膿性分泌物、排尿疼痛等癥狀。
1、抗生素治療:淋球菌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敏感,臨床常用頭孢曲松、大觀霉素、阿奇霉素等藥物。頭孢曲松通過破壞細菌細胞壁發揮殺菌作用,大觀霉素干擾細菌蛋白質合成,阿奇霉素則抑制細菌RNA依賴的蛋白質合成。治療期間需完成全程用藥,避免耐藥性產生。
2、局部護理:每日用溫水清洗生殖器區域,保持局部干燥清潔。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或過度摩擦,防止繼發感染。穿著寬松透氣的棉質內褲,減少局部潮濕環境對病情的負面影響。
3、伴侶同治:確診患者需通知近期性伴侶接受同步檢查治療,切斷傳染鏈。治療期間禁止性行為直至雙方復查轉陰,避免反復交叉感染。建議治療后3個月復查淋球菌核酸檢測。
4、并發癥預防:未規范治療可能引發附睪炎、前列腺炎等并發癥。急性期需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出現睪丸腫脹、發熱等癥狀時需及時升級抗生素治療方案,必要時聯合糖皮質激素控制炎癥。
5、定期復查:完成治療后2周需復查尿道分泌物涂片及培養,確認病原體清除。治療失敗者需做藥敏試驗調整方案。合并衣原體感染者需加用多西環素,療程延長至7-10天。
淋病患者治療期間應避免飲酒及辛辣食物,每日飲水2000ml以上促進排尿沖洗尿道。恢復期可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增強免疫力,但需避免騎行等壓迫會陰部的運動。貼身衣物需煮沸消毒,配偶建議同時進行陰道分泌物檢測。治療后6個月內每月復查一次,觀察是否有復發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