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發作可通過情緒持續低落、興趣減退、思維遲緩、軀體癥狀、社會功能受損等表現判斷。抑郁癥可能與遺傳因素、神經遞質失衡、應激事件、慢性疾病、人格特質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睡眠障礙、食欲改變、注意力下降、自責觀念、自殺傾向等癥狀。
1、情緒低落:持續兩周以上的顯著情緒低落是核心癥狀,患者常感到空虛絕望。日常可通過記錄情緒日記、正念冥想調節,重度需結合舍曲林、氟西汀等抗抑郁藥物干預。
2、興趣減退:對既往熱衷的活動喪失愉悅感,伴隨快感缺失現象。行為激活療法中逐步恢復社交、培養新愛好有效,文拉法辛可改善動機缺乏癥狀。
3、認知障礙:表現為注意力分散、決策困難及記憶力下降。認知訓練如數獨、記憶卡片游戲有幫助,度洛西汀能改善認知功能相關癥狀。
4、軀體癥狀:約60%患者出現不明原因頭痛、胃腸不適或慢性疼痛。規律作息結合八段錦鍛煉可緩解,疼痛明顯時需排除器質性疾病。
5、功能受損:工作學習效率下降,回避人際交往。家庭支持配合認知行為治療是關鍵,嚴重社會適應障礙需短期休假調整。
抑郁發作期間建議保持三文魚、香蕉等富含色氨酸食物的攝入,每日30分鐘快走能促進內啡肽分泌。建立穩定睡眠周期,避免夜間強光刺激,親友需注意患者言行中隱藏的自傷信號并及時陪同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