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位置低可通過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定期產檢、控制感染風險、必要時醫療干預等方式處理。胎盤位置低通常由子宮形態異常、多次流產史、多胎妊娠、子宮內膜損傷、胎盤附著異常等原因引起。
1、減少活動量:胎盤位置低時減少站立和行走時間,避免提重物或深蹲等增加腹壓的動作。建議每天側臥休息6-8小時,采用左側臥位改善子宮胎盤血供。坐立時保持膝蓋高于骨盆位置,使用孕婦枕減輕腰部壓力。
2、監測出血癥狀:胎盤位置低可能與子宮下段收縮力差、胎盤邊緣血竇破裂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無痛性陰道出血、宮縮頻繁等癥狀。出現鮮紅色出血需立即就醫,日常使用護墊觀察分泌物顏色變化,記錄出血量和持續時間。
3、預防并發癥:保持會陰清潔干燥,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避免性生活及陰道檢查,防止逆行感染。便秘時使用乳果糖軟化糞便,排便時避免用力屏氣。控制血糖血壓在正常范圍,降低胎盤早剝風險。
4、營養支持:增加牛肉、豬肝等富含鐵元素食物預防貧血,每日補充30mg鐵劑。攝入足量維生素C促進鐵吸收,食用獼猴桃、鮮棗等水果。蛋白質攝入量維持在每天1.2g/kg體重,優選魚肉、雞蛋等優質蛋白。
5、醫療干預:出血量大于月經量或持續宮縮時需住院治療,醫生可能使用硫酸鎂抑制宮縮,必要時輸注紅細胞懸液糾正貧血。完全性前置胎盤孕周達36-37周可考慮擇期剖宮產,手術方式包括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古典式剖宮產。
胎盤位置低孕婦需保持每日飲水1500-2000ml,進行盆底肌訓練時避免憋氣動作。選擇散步等低強度運動,單次不超過30分鐘。每周監測胎兒生長發育情況,孕晚期準備待產包時提前告知醫院胎盤異常狀況。出現突發性大量出血或胎動異常需立即急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