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破傷風早期癥狀主要表現為哭鬧不安、拒奶、面部肌肉痙攣。典型表現包括吸吮困難、牙關緊閉、苦笑面容、全身強直性痙攣等,主要由破傷風梭菌感染引起。
1、哭鬧不安:
感染初期患兒常出現異常哭鬧,表現為頻繁哭吵且難以安撫。這種哭鬧與普通生理性哭鬧不同,多伴隨肌肉緊張度增高,聲音尖銳急促。由于毒素開始作用于神經系統,患兒對外界刺激異常敏感,輕微觸碰或聲響都可能誘發哭鬧發作。
2、拒奶表現:
早期即可出現吸吮無力或完全拒絕哺乳,因下頜肌群痙攣導致張口困難。檢查可見患兒舌根發硬,吞咽反射減弱,常伴有流涎現象。這種喂養障礙會迅速導致脫水及電解質紊亂,需要及時識別。
3、面部痙攣:
特征性表現為"苦笑面容",即因面肌痙攣導致額部皺起、眉頭抬高、口角外拉。可能伴隨眼瞼痙攣、眼球上翻等癥狀。這種特殊面容在安靜狀態下仍持續存在,與正常新生兒表情有明顯區別。
4、肌張力增高:
全身肌肉呈進行性強直狀態,觸摸時感覺肌肉堅硬如板。輕微刺激即可誘發肢體抽搐,典型表現為角弓反張頭后仰、背部反張如弓。發作間期肌肉松弛不完全,深腱反射亢進。
5、自主神經紊亂:
病程進展可出現心率增快、血壓波動、多汗等自主神經失調癥狀。嚴重者出現呼吸暫停、發紺等危急表現,這與毒素影響腦干神經核團有關,提示病情進入危險階段。
新生兒破傷風潛伏期通常3-14天,發病越早預后越差。護理需保持環境黑暗安靜,避免聲光刺激;喂養應采用鼻胃管保證營養;接觸患兒前后嚴格手衛生,分泌物需消毒處理。孕婦規范接種破傷風疫苗是根本預防措施,分娩時嚴格消毒接生器械可有效阻斷感染途徑。出現可疑癥狀需立即轉入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期注射破傷風免疫球蛋白能顯著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