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可通過阿司匹林、美托洛爾、阿托伐他汀等藥物控制癥狀。心臟病可能與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
1、抗血小板藥: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適用于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可作為替代藥物,尤其對阿司匹林不耐受者。這類藥物需長期服用,需注意消化道出血風險。
2、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能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絞痛癥狀。比索洛爾適用于合并高血壓患者,需監測心率變化。服藥期間避免突然停藥,防止反跳性心絞痛。
3、他汀類藥物:阿托伐他汀通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減緩動脈斑塊進展。瑞舒伐他汀對肝功能影響較小,適合長期使用。用藥期間需定期檢測肌酸激酶和肝功能。
4、ACE抑制劑:雷米普利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預后,降低心肌重構風險。培哚普利適用于合并糖尿病患者,需警惕干咳副作用。初始用藥應從低劑量開始逐步調整。
5、硝酸酯類:單硝酸異山梨酯能擴張冠狀動脈緩解心絞痛發作。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用于急性發作時,需避光保存。長期使用可能產生耐藥性,建議采用偏心給藥法。
心臟病患者需低鹽低脂飲食,每日鈉攝入控制在2000mg以下。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戒煙限酒,保持體重指數在18.5-23.9之間。定期監測血壓、血脂、血糖指標,隨身攜帶急救藥物。睡眠時抬高床頭可減輕夜間呼吸困難,出現持續胸痛超過20分鐘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