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需根據病因選擇藥物,常用藥物包括止血劑如酚磺乙胺、改善微循環藥物如羥苯磺酸鈣、抗炎藥物如地塞米松等。
1、止血藥物:
酚磺乙胺通過增強血小板聚集功能促進止血,適用于外傷或術后引起的眼底出血。氨甲環酸通過抑制纖溶酶原激活減少出血,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導致的滲血有效。使用需監測凝血功能,避免血栓風險。
2、改善微循環:
羥苯磺酸鈣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緩解高血壓或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微血管滲漏。前列腺素E1制劑能擴張血管改善缺血,適用于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需注意可能出現的頭痛或胃腸道反應。
3、抗炎治療:
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適用于葡萄膜炎或外傷性炎癥導致的出血,可減輕血管滲出。非甾體抗炎藥如溴芬酸鈉用于輕癥炎癥,需警惕長期使用可能升高眼壓。
4、抗VEGF藥物:
雷珠單抗通過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減少新生血管破裂出血,主要用于糖尿病黃斑水腫或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需嚴格無菌操作進行玻璃體注射。
5、輔助用藥:
維生素C和蘆丁可增強血管壁韌性,輔助治療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中藥制劑如復方血栓通膠囊具有活血化瘀作用,但需辨證使用避免過量。
眼底出血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及用力揉眼,保持血壓血糖穩定。飲食宜清淡富含維生素K如菠菜、西蘭花,限制高脂高鹽食物。定期眼科復查OCT或眼底熒光造影,出血急性期需側臥位休息促進血液下沉。合并糖尿病者需嚴格控制糖化血紅蛋白低于7%,高血壓患者血壓應維持在130/80mmHg以下。若出現視力驟降或黑影擴大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