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眠可通過調整作息、心理疏導、物理療法、中成藥、西藥等方式治療。高考失眠通常由精神壓力、作息紊亂、環境改變、焦慮情緒、自主神經紊亂等原因引起。
1、作息調整:保持規律作息是改善睡眠的基礎,建議固定起床和入睡時間,避免白天補覺。睡前1小時停止學習活動,用溫水泡腳或聽輕音樂放松身心。避免睡前使用電子設備,減少藍光對褪黑素分泌的干擾。
2、心理干預:認知行為療法可緩解考試焦慮,通過呼吸訓練、正念冥想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家長應避免過度強調考試成績,可協助考生制定合理復習計劃。每天進行20分鐘有氧運動能促進內啡肽分泌。
3、物理療法:針灸百會、神門等穴位可調節自主神經功能。耳穴壓豆選取心、腎、神門等反射區,每日按壓3-5次。使用經顱微電流刺激儀需在專業指導下進行,每周2-3次治療。
4、中成藥選擇:天王補心丹適用于心腎不交型失眠,表現為心悸多夢。朱砂安神丸對心火亢盛導致的入睡困難有效。酸棗仁湯能改善肝血不足引起的睡眠淺、易驚醒。服用中成藥需辨證施治,療程一般2-4周。
5、西藥應用:短期可選用唑吡坦、右佐匹克隆等非苯二氮卓類藥物,連續使用不超過2周。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如雷美替胺適合晝夜節律紊亂者。苯二氮卓類藥物僅作為備用方案,需警惕依賴性和次日嗜睡反應。
考生應保證每日攝入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晚餐適量食用含維生素B族的粗糧。避免飲用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睡前2小時可飲用溫牛奶。保持臥室溫度18-22℃,使用遮光窗簾減少光線干擾。若失眠持續加重伴日間功能損害,需及時到睡眠專科就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