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限制高嘌呤食物、增加低嘌呤蔬果、控制蛋白質來源、保持水分攝入等方式改善。尿酸高通常由嘌呤代謝異常、高嘌呤飲食、肥胖、腎功能異常、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
1、調整飲食結構:減少紅肉、動物內臟等高嘌呤食物比例,增加全谷物、低脂乳制品等堿性食物占比。每日嘌呤攝入建議控制在200-300mg,采用蒸煮燉等低溫烹飪方式替代油炸燒烤。
2、限制高嘌呤食物:避免食用濃肉湯、鳳尾魚、沙丁魚等超高嘌呤食材。限制中嘌呤的畜肉每日不超過100g,海鮮選擇嘌呤含量較低的海參、海蜇皮等。豆制品選用南豆腐替代干豆類。
3、增加低嘌呤蔬果:每日攝入500g以上冬瓜、黃瓜、番茄等瓜茄類蔬菜。選擇櫻桃、草莓、檸檬等低糖水果,其中的維生素C和黃酮類物質有助于促進尿酸排泄。避免進食榴蓮、荔枝等高糖水果。
4、控制蛋白質來源:優先選擇雞蛋、低脂牛奶等優質蛋白。禽肉去皮后食用,每周不超過3次。采用植物蛋白替代部分動物蛋白,如每日攝入50g左右北豆腐或豆漿。
5、保持水分攝入:每日飲水2000-3000ml,分次飲用白開水、淡茶水或蘇打水。避免含糖飲料和酒精,啤酒和白酒會抑制尿酸排泄。睡前適量飲水可預防夜間尿液濃縮。
尿酸高人群需建立長期飲食管理方案,每日進行30分鐘有氧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避免劇烈運動誘發關節疼痛。定期監測血尿酸水平,當數值持續高于540μmol/L或出現關節腫痛時需及時就醫。注意烹調時少用食鹽和味精,通過蔥姜蒜等天然香料調味。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疲勞影響代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