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少尿黃可能由飲水量不足、高蛋白飲食、劇烈運動、尿路感染、肝膽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增加飲水、調整飲食、適度運動、抗生素治療、保肝利膽等方式改善。
1、飲水不足:機體缺水時腎臟濃縮尿液導致顏色加深,每日建議飲用1500-2000ml白開水或淡茶水,避免以咖啡或含糖飲料替代。觀察尿液顏色恢復淡黃需持續補水2-3小時。
2、高蛋白飲食:過量攝入肉類、蛋奶等食物會增加尿酸鹽排泄,表現為深黃色尿液伴氨味。每日蛋白質攝入量控制在每公斤體重1-1.5克,優先選擇魚類、豆制品等優質蛋白。
3、劇烈運動:高強度運動后肌肉分解代謝增強,尿液中肌紅蛋白含量升高。運動后及時補充含電解質的飲品,如椰子水或運動飲料,同時進行15分鐘拉伸放松。
4、尿路感染:細菌感染引發炎癥反應可能導致尿量減少、尿液渾濁發黃,多伴有尿頻尿痛。可能與衛生習慣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排尿灼熱感、下腹墜脹等癥狀。可選用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療。
5、肝膽疾病:膽紅素代謝異常時尿液呈濃茶色,常見于肝炎、膽管梗阻。可能與病毒性感染、膽結石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皮膚黃染、陶土樣大便等癥狀。需進行保肝治療如甘草酸制劑、水飛薊素,嚴重者需行ERCP取石或膽管支架手術。
日常需保持每日飲水2000ml左右,選擇冬瓜、黃瓜等利尿食物,避免長時間憋尿。持續48小時尿量少于400ml或伴隨眼瞼浮腫需急診就醫,排除急性腎功能衰竭。建議進行尿常規、肝功能及腹部超聲檢查,肝膽異常者需限制動物內臟、蛋黃等高膽固醇食物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