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起痘痘可能由毛囊角化異常、汗液刺激、細菌感染、激素水平變化、過敏反應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局部清潔、穿透氣衣物、外用抗菌藥物、調節內分泌、避免接觸過敏原等方式改善。
1、毛囊角化異常:
毛囊周圍角質層增厚堵塞毛孔,形成微小凸起。常見于手臂外側和大腿前側,觸感粗糙但無紅腫。建議每周使用含尿素或水楊酸的沐浴露軟化角質,洗澡水溫不超過40℃。避免用力搓洗刺激皮膚。
2、汗液刺激:
大量出汗后未及時清潔,汗液中的鹽分結晶會刺激毛囊。運動后需立即用清水沖洗,選擇寬松速干面料的衣物。可局部涂抹氧化鋅軟膏保護皮膚,高溫環境下每日洗澡不超過2次。
3、細菌感染:
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體侵入毛囊引發炎癥,表現為紅色丘疹伴膿頭。可能與共用毛巾、游泳池感染等因素有關,通常伴隨瘙癢或灼熱感。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藥物,嚴重時需口服多西環素。
4、激素水平變化:
青春期雄激素分泌旺盛會刺激皮脂腺,背部、胸部易出現囊腫型痘痘。女性經期前孕酮水平升高也可能加重癥狀。建議攝入富含鋅的食物如牡蠣,避免高糖飲食刺激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分泌。
5、過敏反應:
洗衣液殘留、新購衣物染料等化學物質可能引發接觸性皮炎,表現為密集小疹子伴脫屑。發作期間改用無香型洗滌劑,純棉衣物需反復漂洗。局部涂抹氫化可的松乳膏緩解癥狀,必要時口服氯雷他定。
日常需保持床單每周更換,避免穿緊身衣物摩擦皮膚。飲食上減少乳制品和高GI食物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A、E。出現持續化膿、發熱或皮疹擴散時需就醫排查真菌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規律作息有助于調節皮膚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