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個月嬰兒感冒不建議自行使用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處理。嬰兒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癥狀包括鼻塞、流涕、輕微發熱,可通過物理降溫、保持鼻腔通暢、增加喂養頻次、調整室內濕度、密切觀察體溫等方式緩解。
1、病毒感染:
90%以上的嬰兒感冒由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屬于自限性疾病。病毒性感冒無需抗生素治療,重點在于對癥護理。若出現持續高熱或呼吸急促需及時就醫。
2、鼻塞處理:
使用生理鹽水滴鼻劑軟化鼻腔分泌物后,用嬰兒專用吸鼻器清理。哺乳前15分鐘清理鼻腔可改善喂養困難。避免使用含麻黃堿的鼻噴劑,可能引起心率加快等副作用。
3、發熱管理:
體溫低于38.5℃時優先物理降溫,如減少衣物、溫水擦浴。對乙酰氨基酚是唯一可用于3個月以上嬰兒的退熱藥,但需嚴格按體重計算劑量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4、喂養調整:
感冒期間應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養頻次,每次減少10-15毫升量以避免吐奶。鼻塞嚴重時可改用滴管或小勺喂養。保證每日尿量6次以上以防脫水。
5、環境調控:
維持室溫22-24℃、濕度50%-60%,使用加濕器時每日更換水并清潔。避免接觸煙霧、香水等刺激物。衣物選擇純棉透氣材質,出汗后及時更換。
嬰兒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感冒期間需每日監測體溫、呼吸頻率及精神狀態。母乳喂養的嬰兒可繼續哺乳,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有助于抵抗感染。如出現拒奶、嗜睡、呼吸頻率超過每分鐘50次、高熱持續24小時以上或體溫低于36℃等情況,需立即就醫。護理期間家長接觸嬰兒前應規范洗手,家庭成員出現呼吸道癥狀時需佩戴口罩。保持嬰兒睡眠環境安靜,仰臥位睡眠時可將肩部墊高15度以緩解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