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可能由遺傳因素、環境刺激、免疫異常、鼻腔結構異常、內分泌失調等原因引起,可通過避免過敏原、藥物治療、免疫治療、鼻腔沖洗、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
1、遺傳因素:家族過敏史是重要誘因,父母患過敏性鼻炎時子女發病率顯著增高。這類患者需注重環境控制,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床罩。室內濕度建議保持在50%以下,避免飼養毛絨寵物。
2、環境刺激:塵螨、花粉、霉菌等過敏原接觸可引發鼻黏膜炎癥反應。季節性發作患者應關注花粉濃度預報,外出佩戴N95口罩。常年性患者需每周高溫清洗床品,使用空氣凈化器降低室內顆粒物濃度。
3、免疫異常:Th2細胞過度活化導致IgE抗體異常升高。舌下含服免疫療法適用于塵螨過敏患者,皮下注射脫敏治療對花粉過敏有效。治療周期通常持續3-5年,可顯著改善癥狀。
4、鼻腔結構異常: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大可加重癥狀。鼻內鏡手術矯正解剖異常,低溫等離子消融術能縮小肥大鼻甲。術后需堅持鼻腔沖洗三個月,避免用力擤鼻。
5、內分泌失調:妊娠期或青春期激素變化可能誘發癥狀。這類患者慎用口服抗組胺藥,推薦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噴霧。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可安全緩解鼻塞,每日使用不超過6次。
過敏性鼻炎患者日常可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攝入,每周進行3次有氧運動如游泳或慢跑,運動時注意佩戴口罩避免冷空氣刺激。臥室使用除濕機控制濕度,定期更換空調濾網。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哮喘樣喘息時需及時就診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