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囊炎發作時常用藥物包括抗生素、解痙止痛藥、利膽藥三類,主要使用頭孢曲松鈉、山莨菪堿、熊去氧膽酸等藥物控制感染和癥狀。
1、抗生素:
細菌感染是急性膽囊炎的主要病因,需根據血培養或膽汁培養結果選擇敏感抗生素。頭孢曲松鈉作為第三代頭孢菌素可覆蓋常見革蘭陰性菌;莫西沙星對膽道厭氧菌有效;重癥感染可聯用甲硝唑。使用前需確認無青霉素過敏史。
2、解痙止痛藥:
膽絞痛發作時可選用山莨菪堿緩解Oddi括約肌痙攣,或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減輕炎癥疼痛。哌替啶等阿片類藥物僅限短期使用,需警惕呼吸抑制和成癮性。用藥期間需監測腹痛變化及腸鳴音。
3、利膽藥:
熊去氧膽酸能促進膽汁排泄,降低膽汁黏稠度;茴三硫可增加膽汁中水分含量。這兩類藥物適用于膽囊收縮功能尚存的患者,但存在膽道梗阻時禁用。用藥期間需配合低脂飲食。
4、輔助用藥:
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可減少胃酸對膽道的刺激;胰酶腸溶膠囊能改善脂肪消化吸收。合并肝功能異常者可加用多烯磷脂酰膽堿保護肝細胞膜。
5、靜脈補液:
禁食期間需靜脈補充葡萄糖電解質溶液維持水鹽平衡,必要時輸注白蛋白糾正低蛋白血癥。補液量根據脫水程度調整,需監測尿量和中心靜脈壓。
急性膽囊炎患者應嚴格遵醫囑用藥,發作期禁食油膩食物,恢復期逐步過渡至低脂高蛋白飲食。每日保證2000毫升飲水促進膽汁稀釋,避免暴飲暴食和快速減重。若出現持續高熱、黃疸或腹膜刺激征需立即就醫,部分患者可能需接受膽囊切除術。定期復查腹部超聲監測膽囊壁厚度變化,伴有膽結石者建議每年進行肝功能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