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痔瘡嚴重可通過溫水坐浴、提肛運動、藥物緩解、飲食調整、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該癥狀通常由妊娠期腹壓增高、分娩用力、靜脈回流受阻、激素水平變化、便秘等因素引起。
1、溫水坐浴:每日2-3次15分鐘40℃溫水坐浴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肛門括約肌痙攣。水中可加入高錳酸鉀1:5000濃度或中草藥如苦參、黃柏,注意避免燙傷。
2、提肛運動:平躺時收縮肛門5秒后放松,重復10-15次為一組,每日3-5組。該訓練能增強盆底肌群力量,改善直腸靜脈叢淤血,需持續2-3個月見效。
3、藥物緩解:外用藥可選擇復方角菜酸酯栓、痔瘡膏含利多卡因、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口服地奧司明片改善微循環,便秘者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
4、飲食調整:每日攝入25g膳食纖維,選擇火龍果、燕麥麩、奇亞籽等。保證2000ml飲水,避免辣椒、酒精。早餐可食用酸奶配熟香蕉,晚餐增加涼拌木耳。
5、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無效的Ⅲ-Ⅳ度痔可考慮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PH或血栓外痔剝離術。術后需保持切口干燥,使用痔瘡墊減輕壓迫,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
患者應保持每日定時排便習慣,選擇全棉透氣內褲,便后使用嬰兒濕巾清潔。哺乳期用藥需咨詢避免自行使用含麝香成分藥物。建議練習瑜伽蝴蝶式改善盆腔循環,每周3次20分鐘快走促進腸道蠕動。出現持續出血、劇烈疼痛或肛門脫出物無法回納時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