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流鼻涕、流眼淚、打噴嚏可通過抗組胺藥、減充血劑、解熱鎮痛藥、中成藥、鼻腔沖洗等方式緩解。癥狀通常由病毒感染、鼻黏膜充血、炎癥反應、過敏因素、環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抗組胺藥物: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撲爾敏等抗組胺藥可阻斷組胺受體,減輕鼻腔分泌物增多和流淚癥狀。這類藥物適用于過敏因素誘發的癥狀,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服藥期間需避免駕駛。
2、減充血劑:
偽麻黃堿、羥甲唑啉等減充血劑能收縮鼻黏膜血管,緩解鼻塞和流涕。局部噴鼻劑使用不宜超過3天,避免反彈性鼻充血。高血壓患者需慎用口服減充血劑。
3、解熱鎮痛藥:
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可緩解感冒伴隨的頭痛、肌肉酸痛癥狀。兒童禁用阿司匹林,肝功能異常者需控制對乙酰氨基酚用量。
4、中成藥調理:
連花清瘟膠囊、感冒清熱顆粒、板藍根沖劑等中成藥具有抗病毒、解表散寒功效。風寒型感冒適用感冒清熱顆粒,風熱型更適合連花清瘟。
5、局部護理措施:
生理鹽水鼻腔沖洗可清除分泌物,緩解黏膜水腫。蒸汽吸入配合桉樹精油能濕潤氣道,減輕噴嚏反射。眼周冷敷可改善流淚癥狀。
感冒期間建議每日飲用姜茶、蜂蜜檸檬水等溫熱飲品,避免生冷食物。保證充足睡眠,室內保持50%-60%濕度。癥狀持續超過一周或出現黃綠色膿涕、面部疼痛時需就醫排查鼻竇炎。恢復期可進行八段錦、散步等溫和運動增強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