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出現血塊可能由激素波動、子宮位置異常、子宮內膜脫落速度、凝血功能變化、子宮肌瘤等原因引起。
1、激素失衡:孕激素水平下降過快會導致子宮內膜大面積剝脫,形成較大血塊。保持規律作息有助于穩定內分泌,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可輔助調節激素水平。
2、子宮后傾:子宮過度后屈影響經血排出速度,血液在宮腔滯留形成凝塊。膝胸臥位練習可改善子宮位置,每日熱敷下腹15分鐘促進血液循環。
3、內膜脫落:月經量多時纖維蛋白溶解不足,未完全液化的內膜組織混合血液凝結。飲用紅糖姜茶溫暖子宮,避免經期劇烈運動減少出血量。
4、凝血異常:血小板減少或凝血因子缺乏導致經血凝固加速。增加富含鐵質的動物肝臟攝入,凝血功能異常需檢測D-二聚體等指標。
5、器質病變:子宮肌瘤或腺肌癥使宮腔變形,經血排出受阻形成血塊。超聲檢查可明確診斷,黏膜下肌瘤需行宮腔鏡切除術。
經期保持每日30分鐘快走等溫和運動,避免生冷飲食加重血瘀。增加菠菜、紅莧菜等富含葉酸的深色蔬菜攝入,選擇左側臥位睡眠改善盆腔血液循環。出現雞蛋大小血塊或伴隨嚴重痛經時需婦科就診排查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