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皰疹可就診皮膚科或感染科,病毒性皮膚病需根據癥狀選擇專科治療。
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常表現為皮膚黏膜簇集性水皰,皮膚科醫生通過視診即可初步診斷。典型癥狀包括口周、生殖器區域灼熱感紅斑基礎上的透明小水皰,伴隨輕度瘙癢或疼痛。皮膚科可進行Tzanck涂片檢查或PCR檢測確診,局部治療以阿昔洛韋乳膏、噴昔洛韋軟膏等抗病毒藥物為主。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出現播散性皰疹感染時需感染科介入。HIV感染者、器官移植術后患者可能出現發熱伴全身性皰疹,累及內臟時需靜脈注射更昔洛韋。感染科會評估CD4細胞計數等免疫指標,合并腦炎癥狀需聯合腰椎穿刺檢查。
孕婦生殖器皰疹發作需婦產科協同處理。妊娠晚期原發性感染可能導致新生兒皰疹,表現為皮膚水皰合并肝脾腫大。分娩前4周可進行病毒抑制治療,選擇伐昔洛韋口服,剖宮產可降低母嬰傳播風險。
皰疹性角膜炎需眼科專項治療。樹枝狀角膜潰瘍是HSV-1感染典型表現,熒光素染色可見特征性分支狀缺損。眼科常用更昔洛韋眼用凝膠聯合干擾素滴眼液,深層角膜基質炎需加用糖皮質激素。
新生兒皰疹應緊急就診兒科。出生后5-21天出現喂養困難伴皮膚膿皰疹需考慮HSV-2垂直感染。靜脈注射阿糖腺苷聯合支持治療,腦脊液PCR陽性提示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預后較差。
日常護理需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抓撓導致繼發感染。發作期減少堅果、巧克力等富含精氨酸食物攝入,適當補充賴氨酸可能降低復發頻率。恢復期進行游泳、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力,但游泳池需使用防水敷料覆蓋皮損。出現發熱、頭痛或皰疹持續擴散超過10天需及時復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