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囊腫可通過腹腔鏡囊腫去頂術、經皮腎囊腫穿刺硬化術等方式治療。腎囊腫可能與遺傳因素、腎小管梗阻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腰部鈍痛、血尿等癥狀。
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是微創治療的首選方式,通過腹壁小切口置入器械,切除囊腫頂部囊壁并引流囊液。該手術創傷小、恢復快,適用于直徑大于5cm或有壓迫癥狀的單純性腎囊腫。術后需監測尿常規及腎功能變化。
經皮腎囊腫穿刺硬化術在超聲引導下穿刺抽吸囊液,注入無水乙醇或聚桂醇使囊壁粘連。適用于高風險手術患者或直徑3-5cm的囊腫,需警惕硬化劑外滲導致腎周粘連。術后可能出現短暫發熱或腰痛。
開放性腎囊腫切除術適用于復雜囊腫或多房性囊腫,通過腰部切口完整切除囊壁。手術視野清晰但創傷較大,可能伴隨術后切口感染風險。需嚴格評估患者心肺功能及凝血狀態。
遺傳性多囊腎需綜合治療,囊腫減壓術可延緩腎功能惡化。手術需分次處理雙側囊腫,配合托伐普坦藥物控制囊腫增長。術后需長期監測血壓及腎小球濾過率。
感染性囊腫需先行抗生素治療,再行引流手術。合并腎結石時可同期行經皮腎鏡取石術。術中發現惡性傾向需即刻送病理檢查,根據結果決定是否行腎部分切除術。
術后飲食宜低鹽優質蛋白,每日飲水2000ml以上促進代謝。恢復期避免劇烈運動及腰部撞擊,定期復查超聲觀察復發情況。出現持續血尿或發熱需及時復診,腎功能異常患者需限制高鉀食物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