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的藥物治療需針對原發病和并發癥,常用藥物包括利尿劑呋塞米、支氣管擴張劑沙丁胺醇、強心藥地高辛、血管擴張劑硝酸甘油以及抗凝藥物華法林。
1、利尿劑:
呋塞米等利尿劑可減輕肺心病患者的水鈉潴留,緩解下肢水腫和呼吸困難。這類藥物通過促進尿液排出降低心臟前負荷,但需監測電解質平衡,避免低鉀血癥。對于合并右心衰竭的患者效果顯著。
2、支氣管擴張劑:
沙丁胺醇等β2受體激動劑能改善氣道阻塞,緩解肺心病患者的喘息癥狀。通過松弛支氣管平滑肌增加通氣量,尤其適用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需注意可能引起心悸等副作用。
3、強心藥物:
地高辛等洋地黃類藥物可增強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輸出量。適用于合并快速型心房顫動的肺心病患者,能有效控制心室率。使用時需嚴格監測血藥濃度,防止洋地黃中毒。
4、血管擴張劑:
硝酸甘油通過擴張靜脈血管減少回心血量,降低肺動脈壓力。對肺動脈高壓明顯的肺心病患者可減輕右心負荷,改善活動耐量。可能出現頭痛、低血壓等不良反應。
5、抗凝治療:
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用于預防肺心病患者肺動脈血栓形成。長期臥床或合并深靜脈血栓高風險人群需定期監測INR值,維持凝血功能在治療范圍內,降低栓塞風險。
肺心病患者需嚴格遵醫囑用藥,同時注意低鹽飲食控制液體攝入,每日食鹽量不超過5克。適度進行呼吸訓練如腹式呼吸,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心肺負擔。保證充足睡眠,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定期復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監測病情變化,出現氣促加重或下肢水腫明顯時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