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過敏性皮炎可通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組胺藥物緩解癥狀,嚴重時需短期外用氫化可的松乳膏或糠酸莫米松軟膏。該病通常由接觸過敏原、皮膚屏障受損、免疫異常等因素誘發。
1、抗組胺藥物:氯雷他定通過阻斷H1受體減輕瘙癢和紅腫,適合輕中度過敏;西替利嗪對鼻眼部癥狀效果顯著,需避免與酒精同服;依巴斯汀作用持久,但可能引起嗜睡。這類藥物需連續使用3-5天。
2、外用糖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乳膏適用于面部薄嫩皮膚,每日1-2次連續不超過1周;糠酸莫米松軟膏抗炎效力較強,用于頑固性皮損。使用前需清潔患處,避免接觸眼周。
3、免疫調節劑:他克莫司軟膏適用于激素不耐受者,能抑制T細胞活化;吡美莫司乳膏對特應性皮炎有效。兩者均可能產生灼熱感,需冷藏保存。
4、修復屏障:含神經酰胺的醫學護膚品可增強角質層防御力,配合透明質酸敷料促進修復。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普通護膚品,清潔時水溫控制在32-34℃。
5、中藥調理:防風通圣散適用于風熱型皮炎,龍膽瀉肝湯對濕熱型有效。需經中醫辨證使用,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發物。
日常應記錄過敏原接觸史,選擇無皂基潔面產品,室內保持50%-60%濕度。急性期可冷敷3%硼酸溶液,避免搔抓導致繼發感染。長期反復發作者建議檢測血清IgE水平,必要時進行脫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