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膀胱脹痛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疾病、膀胱結石、神經源性膀胱、間質性膀胱炎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感染治療、藥物緩解、手術取石、行為訓練、膀胱灌注等方式治療。
1、尿路感染:細菌侵入尿道并上行至膀胱引發炎癥,常見于飲水不足或衛生習慣不良者。典型癥狀包括尿頻尿急、排尿灼熱感,嚴重時出現血尿。治療需口服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磷霉素,同時每日飲水2000ml以上沖刷尿道。
2、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或炎癥壓迫尿道導致排尿不暢,膀胱殘余尿量增加引發脹痛。可能與久坐、酗酒等因素有關,常伴夜尿增多、尿線變細。輕癥可通過坦索羅辛、非那雄胺等藥物改善,重癥需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
3、膀胱結石:結晶物質在膀胱內沉積形成結石,移動時刺激膀胱壁產生疼痛。常見誘因包括高尿酸飲食、代謝異常,疼痛常放射至會陰部。小于4mm結石可通過多飲水自行排出,較大結石需采用鈥激光碎石或膀胱切開取石術。
4、神經源性膀胱:糖尿病或脊髓損傷導致膀胱神經調節異常,表現為尿潴留伴脹痛。可能與自主神經病變有關,多伴排便功能障礙。需進行定時排尿訓練,嚴重者需間歇導尿或使用M受體阻滯劑如托特羅定。
5、間質性膀胱炎:膀胱壁慢性非感染性炎癥,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自身免疫異常相關。特征性癥狀為憋尿時恥骨上區劇痛,尿常規檢查常無異常。治療采用膀胱灌注二甲亞砜或口服阿米替林,需避免咖啡因及酸性食物刺激。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ml水分攝入,限制酒精及辛辣食物攝入。建議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避免盆腔充血,可嘗試溫水坐浴緩解疼痛。若出現發熱、肉眼血尿或持續疼痛超過48小時,需立即泌尿外科就診排除腫瘤或急性尿潴留等嚴重病變。長期反復發作患者建議記錄排尿日記,監測每日排尿次數、尿量及疼痛程度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