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可通過抗組胺藥、減充血劑、抗白三烯藥、鼻用激素、中成藥等方式緩解。癥狀通常由病毒感染、過敏反應(yīng)、鼻竇炎、血管運動性鼻炎、感冒等因素引起。
1、抗組胺藥: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藥物可阻斷組胺受體,適用于過敏性或感冒引起的鼻部癥狀。這類藥物能減輕打噴嚏和流涕,但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2、減充血劑:偽麻黃堿、羥甲唑啉等能收縮鼻腔血管,快速緩解鼻塞。口服制劑作用持續(xù)4-6小時,鼻噴劑使用不宜超過3天以避免反彈性充血。
3、抗白三烯藥:孟魯司特鈉通過抑制炎癥介質(zhì)釋放,對過敏性鼻炎伴哮喘者效果顯著。需連續(xù)服用3-5天起效,常見不良反應(yīng)包括頭痛和胃腸道不適。
4、鼻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噴霧劑可減輕黏膜水腫,改善持續(xù)性鼻塞。每日規(guī)律使用1-2周效果最佳,注意噴藥時避開鼻中隔。
5、中成藥:通竅鼻炎片、辛芩顆粒等具有宣肺通竅功效,適用于風(fēng)寒型鼻部癥狀。服藥期間忌食生冷,可與西藥間隔2小時服用。
癥狀持續(xù)超過10天或伴發(fā)熱、膿涕時需就醫(yī)。日常保持室內(nèi)濕度50%-60%,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避免接觸塵螨、花粉等過敏原。增加維生素C攝入,適量飲用姜茶可輔助緩解癥狀,急性期保證每日2000ml飲水促進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