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結腸手術后需重點關注傷口護理、飲食調整、活動管理、藥物使用和并發癥監測。主要注意事項包括保持傷口清潔、逐步恢復飲食、適度活動、遵醫囑用藥和定期復查。
1、傷口護理:
術后需保持腹部切口干燥清潔,每日用醫用消毒液擦拭傷口周圍皮膚,避免沾水。觀察傷口有無紅腫、滲液或發熱等感染跡象,術后2周內禁止盆浴或游泳。若使用造口袋,需定期更換并觀察造口周圍皮膚狀態,出現異常及時就醫。
2、飲食調整:
術后24-48小時禁食后,從流質飲食逐步過渡到低渣半流質,2周后可嘗試軟食。初期避免牛奶、豆類等產氣食物及辛辣刺激食物,每日少量多餐6-8次。恢復期需保證每日2000毫升飲水量,適量補充膳食纖維預防便秘復發。
3、活動管理:
麻醉清醒后即可在床上翻身活動,術后3天可嘗試床邊坐起,1周內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出院后每日進行30分鐘散步等低強度活動,6周內禁止游泳、騎自行車等腹部用力運動。咳嗽時需用手按壓傷口減少張力。
4、藥物使用:
按醫囑服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等鎮痛藥物緩解疼痛。若保留部分結腸可能需口服乳果糖等緩瀉劑,造口患者需備用止瀉藥。禁止自行調整藥物劑量,出現皮疹、腹瀉等不良反應需立即復診。
5、并發癥監測:
密切觀察有無持續發熱、劇烈腹痛、肛門停止排氣排便等腸梗阻表現。造口患者注意排泄物顏色和量,出現鮮紅血便或造口回縮需急診處理。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需復查腹部CT或鋇劑灌腸評估吻合口愈合情況。
巨結腸術后恢復期需建立規律作息,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飲食上優先選擇魚肉、蒸蛋等易消化高蛋白食物,搭配南瓜、胡蘿卜等低纖維蔬菜。可進行腹式呼吸訓練促進腸蠕動,術后3個月內使用腹帶減少切口張力。心理上需接受排便習慣改變,造口患者可通過專業護理培訓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出現體重持續下降、夜間盜汗等異常情況應及時聯系手術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