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可能由年齡因素、營養缺乏、內分泌異常、既往葡萄胎病史、染色體異常等原因引起,高危人群可通過超聲監測、血HCG檢測、病理檢查等方式篩查。
1、年齡因素:20歲以下或35歲以上女性卵巢功能不穩定,卵子質量易受影響,增加完全性葡萄胎風險。這類人群需加強孕前檢查,避免高齡妊娠,孕期定期監測血β-HCG水平變化。
2、營養缺乏:低胡蘿卜素、維生素A缺乏地區發病率顯著升高,東南亞地區發病率可達歐美國家的2倍。備孕期應增加動物肝臟、深色蔬菜、蛋黃等富含維生素A食物的攝入,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復合維生素。
3、內分泌異常: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及促排卵治療人群,由于激素水平紊亂可能導致受精卵異常發育。這類患者受孕后需早期進行陰道超聲檢查,重點關注孕囊形態及胚芽發育情況。
4、既往病史:曾患葡萄胎者復發率達1-2%,部分性葡萄胎患者再次發生風險為0.5-1%。建議間隔12個月以上再孕,再次妊娠后需每周監測血HCG直至孕12周,必要時行預防性化療。
5、染色體異常:父源染色體完全缺失型占完全性葡萄胎的80%,三倍體核型占部分性葡萄胎的90%。有家族遺傳史者應進行基因檢測,孕期可通過無創DNA檢測技術早期篩查。
備孕女性應保持膳食均衡,每日攝入300g深綠色蔬菜及200g新鮮水果,適量增加全谷物和優質蛋白。規律進行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每周累計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妊娠后避免劇烈運動,保證每日8小時睡眠,建立規范的產檢檔案,發現異常陰道流血或劇烈嘔吐癥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