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后血小板減少可通過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白介素-11、艾曲泊帕等藥物治療。該癥狀通常由骨髓抑制、藥物毒性、營養缺乏、免疫因素或基礎疾病等因素引起。
1、促血小板生成: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能直接刺激巨核細胞增殖分化,起效時間約7-14天。白介素-11通過促進造血干細胞分化提升血小板計數,需監測心臟不良反應。兩者均需皮下注射給藥,治療期間需每周監測血常規。
2、免疫調節治療:艾曲泊帕作為TPO受體激動劑,適用于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口服給藥方便但可能引發肝功能異常。利妥昔單抗可用于抗體介導的破壞,需靜脈輸注并預防過敏反應,起效時間約4-6周。
3、營養支持干預:維生素B12和葉酸缺乏會延緩血小板恢復,建議每日補充葉酸400μg、維生素B12 2.4μg。膳食應增加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造血原料的食物,避免生冷飲食降低感染風險。
4、出血風險管控:血小板<20×10?/L時需預防性輸注血小板懸液,輸注前需進行配型檢測。嚴重出血時可聯合使用氨甲環酸止血,鼻腔出血可采用明膠海綿填塞,消化道出血需禁食并靜脈用質子泵抑制劑。
5、基礎疾病管理:合并脾功能亢進者考慮脾動脈栓塞術或腹腔鏡脾切除術。腫瘤進展導致的骨髓浸潤需調整化療方案,必要時采用造血干細胞移植重建骨髓功能。
化療患者應保持口腔清潔使用軟毛牙刷,避免劇烈運動和外傷,每日監測皮膚瘀斑變化。血小板回升期可進行太極拳、散步等低強度運動,飲食選擇高蛋白易消化的魚肉、蒸蛋等,烹飪方式以燉煮為主減少油脂攝入。血小板持續低于50×10?/L超過兩周或出現視物模糊、頭痛等顱內出血征兆時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