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前三個月需重點關注胚胎發育穩定性,注意事項主要包括避免致畸因素、補充關鍵營養素、控制運動強度、監測異常癥狀及定期產檢。
1、避免致畸因素:
妊娠早期是胎兒器官形成關鍵期,需嚴格遠離煙酒、放射線及化學污染物。尼古丁和酒精可能引發胎兒神經管缺陷,建議遠離二手煙環境。避免接觸染發劑、農藥等化學制劑,慎用藥物,必要用藥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妊娠安全分級為A或B類的藥物。高溫環境如桑拿、長時間泡澡可能增加神經管畸形風險,建議洗澡水溫控制在38℃以下。
2、補充關鍵營養素:
每日需保證400微克葉酸攝入,可預防70%的神經管畸形,建議孕前3個月開始補充并持續至孕早期結束。同時增加富含鐵元素的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配合維生素C促進吸收。適量補充DHA有助于胎兒腦發育,可通過每周2-3次深海魚類攝入。避免過量維生素A,動物肝臟每周食用不超過100克。
3、控制運動強度:
適宜選擇低沖擊有氧運動如散步、孕婦瑜伽,每周3-5次,每次不超過30分鐘。避免跳躍、快速轉體等可能引起腹腔震蕩的動作,運動時心率控制在140次/分鐘以下。既往有流產史或出現陰道出血時應暫停運動,長期臥床者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床上肢體活動預防血栓。
4、監測異常癥狀:
警惕持續劇烈嘔吐伴體重下降5%以上的妊娠劇吐,可能引發酮癥酸中毒。下腹墜痛伴隨鮮紅色出血需排除宮外孕或先兆流產,單側劇痛伴休克癥狀應立即就醫。關注甲狀腺功能異常表現如心悸、手抖,未控制的甲亢可能增加流產風險。出現發熱超過38.5℃需排查感染因素,持續高熱可能影響胚胎發育。
5、規范產檢流程:
孕6-8周首次產檢需確認宮內妊娠及胎心,通過B超排除葡萄胎等異常妊娠。孕11-13周完成NT超聲檢查和早期唐氏篩查,評估染色體異常風險。建檔時需完善血常規、肝功能、TORCH系列等基礎檢查。有復發性流產史者需增加孕酮監測,黃體功能不足者可能需要黃體酮支持治療。
飲食上建議采用少食多餐模式緩解孕吐,選擇蘇打餅干、檸檬水等堿性食物中和胃酸,每日保證1500毫升飲水。可嘗試生姜制品緩解惡心感,避免空腹狀態食用高脂食物。保持每天7-8小時睡眠,午間休息30分鐘為宜,左側臥位改善子宮供血。心理方面可通過正念冥想緩解焦慮,與伴侶共同參加孕期課程有助于建立分娩信心。出現持續頭痛、視物模糊等妊娠高血壓征兆需及時測量血壓,所有用藥必須經過產科醫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