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植入可能對胎兒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具體與植入深度、胎盤位置及并發癥相關。胎盤植入可通過保守治療、藥物干預、手術切除等方式處理,通常由子宮內膜損傷、前置胎盤、多次剖宮產史、子宮手術史、高齡妊娠等因素引起。
1、胎盤功能異常:胎盤植入可能導致胎盤絨毛異常侵入子宮肌層,影響母胎間物質交換效率。胎兒可能面臨宮內生長受限風險,需通過超聲監測胎兒生長發育曲線,必要時給予營養支持治療。
2、早產風險增加:子宮肌層被胎盤組織穿透可能引發不規律宮縮,早產發生率提升30%-50%。臨床建議孕28周后定期進行宮頸長度測量,出現宮縮時考慮使用阿托西班、硝苯地平或硫酸鎂抑制宮縮。
3、胎兒窘迫概率:植入性胎盤易發生胎盤早剝或出血,導致急性胎兒缺氧。胎心監護顯示變異減速或晚期減速時,需緊急進行剖宮產終止妊娠,同時備好新生兒復蘇設備。
4、貧血相關影響:反復陰道出血可能導致母體貧血,減少胎兒供氧量。建議每周檢測血紅蛋白,補充鐵劑、葉酸或維生素B12,嚴重貧血需輸注濃縮紅細胞改善胎兒氧供。
5、手術并發癥:穿透性胎盤植入分娩時大出血風險達80%,可能造成胎兒失血性休克。多學科團隊需提前制定手術方案,備妥子宮動脈栓塞術或子宮切除術,新生兒科醫生需現場參與搶救。
孕期需保證每日攝入30mg鐵元素及400μg葉酸,增加牛肉、菠菜、動物肝臟等高鐵食物。適度進行孕婦瑜伽或散步改善盆腔血液循環,避免劇烈運動誘發出血。每兩周進行胎兒生物物理評分,密切監測胎動變化,出現陰道流血或腹痛加劇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