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可能由遺傳因素、內分泌紊亂、環境毒素刺激、慢性炎癥、基因突變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手術切除、化學藥物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激素治療等方式干預。
1、遺傳因素:BRCA1/2基因突變攜帶者患病風險顯著升高,Lynch綜合征等遺傳性疾病也可能導致卵巢癌。治療需結合基因檢測結果,預防性卵巢切除術可降低風險,術后需定期監測腫瘤標志物CA125。
2、內分泌紊亂:長期排卵異常或雌激素暴露過度可能誘發癌變。控制體重、口服避孕藥5年以上可降低風險,絕經后激素替代治療需嚴格評估適應癥,芳香化酶抑制劑可用于激素受體陽性患者。
3、環境毒素刺激:石棉接觸或滑石粉長期使用可能損傷卵巢組織。減少致癌物暴露是關鍵防護措施,確診后需進行腫瘤減滅術,配合卡鉑+紫杉醇方案化療,貝伐珠單抗可用于復發患者。
4、慢性炎癥:盆腔炎性疾病或子宮內膜異位癥長期存在可能誘發惡性轉化??刂聘腥拘枰幏妒褂每股?,腫瘤細胞減滅術聯合奧拉帕利維持治療可延長無進展生存期,疼痛管理需使用非甾體抗炎藥。
5、基因突變:TP53或PTEN等抑癌基因失活導致細胞異常增殖。PARP抑制劑對HRD陽性患者效果顯著,尼拉帕利可作為維持治療選擇,腫瘤電場治療正在臨床試驗階段。
日常需保持膳食纖維攝入,適量補充維生素D,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出現腹脹、尿頻等持續癥狀應及時就診婦科,術后患者應每3個月復查盆腔超聲和CT,五年生存率與FIGO分期密切相關,Ⅰ期患者可達90%以上。遺傳咨詢推薦所有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接受多基因panel檢測,家族史陽性者需考慮預防性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