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腫痛可通過冷敷鎮痛、淡鹽水漱口、調整飲食、局部用藥、中醫調理等方式緩解。牙齦腫痛通常由辛辣飲食、熬夜疲勞、口腔衛生不良、牙周炎癥、維生素缺乏等原因引起。
1、冷敷鎮痛:
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側面部15分鐘,每日3-4次。低溫能收縮血管減輕局部充血,抑制神經末梢敏感度。避免直接接觸皮膚,需用紗布包裹防凍傷。急性期48小時內使用效果最佳。
2、淡鹽水漱口:
溫水中溶解3克食鹽,每日含漱5-6次。氯化鈉滲透壓可清潔口腔分泌物,抑制細菌繁殖。含漱時重點沖洗腫痛部位,每次持續30秒。配合軟毛牙刷清潔牙菌斑。
3、調整飲食:
選擇冬瓜、梨子、綠豆等清熱食材,避免辣椒、堅果等硬質刺激食物。每日飲水1500毫升以上,烹調方式以蒸煮為主。短期補充維生素C片劑,柑橘類水果需適量避免果酸刺激。
4、局部用藥:
甲硝唑含片、西地碘含片、西瓜霜噴劑可直接作用于患處。藥物通過抑制厭氧菌、減輕黏膜水腫發揮作用。使用前清潔口腔,用藥后30分鐘內禁食。孕婦及過敏體質需遵醫囑。
5、中醫調理:
針灸合谷穴、頰車穴每日1次,或服用黃連上清丸。中醫療法側重疏通陽明經氣血,適合反復發作人群。伴有口臭便秘者可加用大黃、梔子等清熱藥材。
發作期間選擇軟爛食物如南瓜粥、豆腐羹,避免咀嚼硬物。每日晨起叩齒36次促進血液循環,使用牙線清理牙縫。持續腫痛超過3天或伴隨發熱需口腔科排查牙周膿腫、齲齒等器質性疾病。保持作息規律,情緒焦慮可能加重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