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無力可通過甲鈷胺、維生素B1、輔酶Q10等藥物改善,通常由缺鉀、貧血、神經損傷、甲狀腺功能減退、重癥肌無力等因素引起。
1、缺鉀補鉀:
低鉀血癥導致肌無力需口服氯化鉀緩釋片或枸櫞酸鉀,日常多攝入香蕉、菠菜、紫菜等高鉀食物。避免劇烈運動后大量出汗加重電解質流失。
2、貧血糾正:
缺鐵性貧血可服用琥珀酸亞鐵、多糖鐵復合物,配合維生素C促進吸收。血紅蛋白低于60g/L需輸血治療。伴隨頭暈、面色蒼白癥狀需排查消化道出血。
3、神經營養:
周圍神經病變推薦甲鈷胺聯合維生素B1修復髓鞘,糖尿病神經病變需同步控制血糖。肢體麻木或刺痛需肌電圖確認神經傳導速度。
4、甲減治療:
甲狀腺功能減退需長期口服左甲狀腺素鈉,定期監測TSH水平。怕冷、水腫癥狀明顯者需排查橋本甲狀腺炎,避免高碘飲食干擾激素替代效果。
5、肌病干預:
重癥肌無力采用溴吡斯的明改善神經肌肉傳導,危象期需血漿置換。眼瞼下垂、吞咽困難癥狀加重時需警惕呼吸肌麻痹風險。
建議每日攝入瘦肉、雞蛋、堅果補充蛋白質,適度進行抗阻訓練維持肌力。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伴隨發熱、意識障礙需急診排查格林巴利綜合征等急癥。長期用藥者每3個月復查肝腎功能及電解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