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產可通過臥床休息、黃體酮治療、情緒調節、感染控制、手術干預等方式保胎。先兆流產通常由黃體功能不足、胚胎染色體異常、子宮結構異常、內分泌紊亂、感染等因素引起。
1、黃體支持:
黃體功能不足是早期流產常見原因,表現為孕酮水平低下。補充天然黃體酮或地屈孕酮可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常用藥物包括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片、黃體酮注射液。需監測血孕酮水平調整劑量,避免過度治療。
2、胚胎評估:
胚胎染色體異常占流產原因的50%-60%,可能與高齡妊娠或遺傳缺陷有關。通過超聲監測胚胎心管搏動、孕囊發育,必要時行絨毛活檢或羊水穿刺。若確認胚胎停育需及時清宮,強行保胎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3、子宮因素:
子宮縱隔、黏膜下肌瘤等結構異常會限制胚胎生長空間。宮腔鏡檢查可明確診斷,輕度粘連可行宮腔分離術,嚴重畸形需子宮成形術。術后需避孕3-6個月,再次妊娠后需加強產前監測。
4、內分泌調控:
甲狀腺功能減退、未控制的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易導致流產。定期檢測TSH、血糖指標,甲狀腺功能異常者服用左甲狀腺素鈉,糖尿病患者需胰島素治療。將TSH控制在2.5mIU/L以下,餐后血糖維持在6.7mmol/L以內。
5、感染防治:
生殖道感染如支原體、衣原體可能引發宮縮導致流產。進行白帶常規、TORCH篩查,確診后選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環素抗感染治療。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治療避免交叉感染。
先兆流產保胎需個體化評估,每日保證8小時臥床休息,避免提重物及劇烈運動。飲食增加優質蛋白如魚肉、豆漿攝入,補充維生素E和葉酸。保持會陰清潔,每2-3小時更換衛生巾。出現持續腹痛或出血量超過月經量時需急診就醫,必要時終止妊娠。心理疏導同樣重要,可通過正念冥想緩解焦慮情緒。